让网友们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中国传媒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王寿彭的宦海沉浮 无怨无悔圣贤梦 一座丰碑伴骂名(续二)

2020-10-22 16:53:24 来源:中国传媒

导读:第二章 克己复礼——一切都严格按照传统规则进行 此次由王寿彭发起进行的祭孔活动,不但规模十分盛大,而且组织得十分严谨,完全是按照历史上的经典礼仪进行。谁都知道,历史上的

 第二章

克己复礼——一切都严格按照传统规则进行

胡一平

此次由王寿彭发起进行的祭孔活动,不但规模十分盛大,而且组织得十分严谨,完全是按照历史上的经典礼仪进行。谁都知道,历史上的传统祭孔活动,是朝廷国家盛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这样的祭孔盛典,应该是在国家层面之上进行的。然而当时已经是1925年,距离大清王朝灭亡已经七八年的时间里。不但在这期间没有举行类似的大型活动,即使在这十几年前,也就是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历史上传流下来祭孔大典也进行得一年不如一年了。因此历史上的祭孔活动,也向其他的朝代一样,记载和显示着大清王朝的兴衰存亡。

更重要的是,祭祀孔子是古往今来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古代知识分子心头一道重要的情节。因为在华夏文化中,对人物的祭祀十分受人看着,乃是感谢与怀念古人对社会、对后世的贡献。《礼记祭法》里面就有如此的说法:

“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是故......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契为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里面的意思,就是例证说明以前的那些古人之所以被人们祭祀,并不是因为他们成了统治者或是做上了大官,而是他们在世的时候,对人民、对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人物之所以被后世所牢记的原因,或者他们能够为世人缔造了幸福,或者是在文化等方面的贡献突出,或者是带领民众克服了大灾大难,或者是因尽忠职守鞠躬尽瘁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正是这样,后人们才出于感谢与怀念之情来祭祀他们。

在王寿彭的眼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孔子是最为伟大的人物。孔子的学说,也就是儒家文化的经典,完全是华夏文明经过长期酝酿凝练而成的瑰宝。孔子最大的功绩,就是吸取了六经的精华,并予以合理的诠释和提升,从而建立了一套平实可行而且广有深度的学说,所以无与伦比,万古长青。

王寿彭在多年的学习研究中深深意识到: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就是一个仁字,而仁也是社会上所有各种美德的总称。尽管在对于仁认识上,历代学者的见解颇多,并非完全一致,但王寿彭最为推崇的还是郑玄所释义的“相人耦”之说。也就是运用最为合情合理的方式,去对待、去交往、去接触每一个人。

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结构是极为复杂的,有政治地位的不同,有社会角色的不同,有性别年龄的不同,有圣贤庸愚的不同,有经济能力的不同等等。要做到较为合理的相互对待,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处理得不好,冲突纠纷自然从此而生,小则争斗怨仇不断,大则战争残酷屠戮。

这就看出倡导和秉行孔子仁之说的重要性来了。因此仁和仁道,应是儒家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也就是说,在确立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如何争取做到最为合情合理的相互对待方式,正是孔子儒家文化最大、于是最为突出的贡献。

在王寿彭的意识里,孔子儒家文化在论及各种人际关系的时候,所涉及到了各个方面的美德,如忠、恕、信、义、刚、直、礼、让、孝、爱等。其实这些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实际上就是最合情合理的相互对待的方式。于这方面,王寿彭格外推崇《论语》里面所记载的,也就是曾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样一来,孔子儒家文化最为重要的仁以及所要推行的仁道,里面的核心内容就显示出来了,主要就是忠和恕。所谓忠,就是忠诚敬业。孔子曾明确指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也就是说做君主的重用臣子、尊重臣子;做臣子的当然要敬其业、任其事。这就是封建礼仪的根基所在,可以简化为君以礼、臣以忠。

根据孔子儒家文化的观点推演,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当君主的不以礼对待臣,那么做臣子便可以辞职离去;如果君臣之间意见不合,三谏不从也可以离去。但这样做的前提,都是以忠这一核心内容,来作为基础的。

在王寿彭看来,有了忠、也就是确立了忠的基础之后,就要讲求恕了。所谓恕,从积极的一面解释,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若是从消极的一面加以理解,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就是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将心比心,也就是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别人着想,可谓有同理心、同情心。

王寿彭还意识到,一个人能够做到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最难实施和最难做到的,便是这个恕字了。对于恕这方面的美德,几乎人人知道,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十分困难了。因为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人性之中,都是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心里将他人的分量和自己的分量等同起来加以衡量,当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啊。

遇到事情,一般人往往会指责于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却是轻描淡写或是浑然不觉,这就与恕——这一孔子儒家文化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了。若是通过教化,使得大家或大部分人都能做到恕,那么世上的种种不义与不幸,将不知会将减多少,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必然会出现人人期望的朗朗乾坤。

在这一点上,王寿彭自己便有着深切的感受。因为自己当年中状元的时候,正是延续科举还是废除科举两股势力进行激烈交锋的时刻。所以自己中了状元以后,便受到了不少莫须有的攻击和羞辱。如有的人挖空心思的编造故事,说自己原本不学无术,能够中状元完全是凭着偶然,是慈禧太后看到其名字吉祥后说了几句话,才得以飞黄腾达、鲤鱼跳龙门的。当自己听说以后,那种无名的火气简直难以压制,一心想着加以报复。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自己才意识到这种思维上的偏颇,完全不符合孔子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恕道。当意识到了这些以后,他才心平气和下来,不但不去兴师问罪的加以追究,而是幽默的赋诗一首,名为《偶然》的打油诗:“有人说我是偶然,我说偶然亦甚难。世上纵有偶然事,岂能偶然又偶然”。

从王寿彭所作的这首打油诗里,不但看不出一点义愤填膺的样子,也没有加以据理力争的反驳,而是心平气和的回应,好像这就是在开一种玩笑、玩一种游戏而已。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上,王寿彭也都是做了类似的处理。所以历史上的王寿彭中过状元、做过官,既有大红大紫的时候,也有宦海沉浮的凶险遭遇,还有不少人散布攻击和诋毁他的言论。但是他始终没有因此而报复过、打击过甚至迫害过那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他完全是根据孔子儒家文化的恕道理念来要求自己的。

王寿彭还意识到了孔子儒家文化的恕道精华。因为在先秦的诸子百家里,这一问题也曾反复的争鸣过。有的主张以怨报怨,有的主张以德报怨。所以当有人向孔子请教的时候,孔子既不赞同以怨报怨,也不赞同以德报怨,而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这就是儒家文化里面以直报怨的主张。王寿彭认为,以直报怨太高明了,完全符合中庸的要求。因为这样既可以避免冤冤相报的后果,又可以彰显正义,因而不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也就是说,使得王寿彭大为崇拜的,应是孔子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思想。而中庸实现,也堪称儒家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后世儒家弟子修身养性的圭臬。然而,什么是中庸呢?对于这些,王寿彭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因为在许多人的眼里,并不清楚中庸之道的真实内涵,往往以为中庸就是平庸无能、碌碌无为、随波逐流、老于世故……这就差之千里了。

中庸出自于《礼记》的第三十一章。里面这样阐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王寿彭得出结论,所谓中庸里面的中,就是指得天命,指得修道,指得中和,指得稳定。只有天地的稳定,万物才会稳定,有了稳定万物才会发育,也就是靠着中和才得以顺应天命,做到成住而不坏灭。一个人做到中和,自然也就顺应了天命,当然常居道中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中和呢?当然就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这就告诉人们,一个人老是情绪冲动,做起来就容易颠三倒四,显然达不到中和的要求。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够真正做到温文尔雅。

而中庸中的庸,也就是平常的意思,指得是一个人行为的程度,讲求的是和,平直的说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如看到别人恶的地方,不是去效仿,而是引为己鉴,使得自己不犯同样错误;同时也不要去纵容,而是要劝别人弃恶行善;具体操作上不是急于去否定,而是默默的完善他人的不足,宽容的等待他人改正。这样做了,也就符合中庸的要求了,从而改良恶滋生的土壤。

还有看到别人善的、好的地方,不是心生嫉妒,而是要佩服学习,使自己也同样做好;不是去抹杀掩盖,而是要到处宣传和弘扬,这样就能使善行遍布于天下,越来越茁壮的成长,越来越发扬光大。再就是针对恶与善的不同表现,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恶要隐,对善要扬,这才叫真正的中庸。当然也就是客观中立、一视同仁,遇事不能走向极端。

对于这样经典的儒家文化,真是善乎其善,秒乎奇妙,真乎其真,正乎其正了,太值得发扬光大了。然而王寿彭他也有想不通的事情,如此传承了二千余年的优秀文化,为什么有些人对此发起攻击和进行诋毁呢?若是要将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一棍子打死,那么怎样来教化民众、开发民智呢?想到这里,他更是感觉到了自己肩上担子是何等的重要,从而意识到这才叫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当然他也明确意识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也就是倡导尊孔读经、尤其是举行如此盛大的祭孔大典,必然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和诋毁。同时自己还要在这样的活动中,做出大量的牺牲与付出。然而他依然咬紧了牙关,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更是受到了使命的促使,从而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这场祭孔大典办好,可谓心安理得,无怨无悔。(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图片1_副本.jpg

胡一平,出生于1953年,山东潍坊市人,作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潍坊学院客座教授,潍坊市状元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创作。主要著作有《兵圣全传》、《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追溯潍坊文化源头》、《潍坊五千年》、《古代潍坊十大爱情故事》、《一代名相——公孙弘》、《中国·潍坊》等书籍。并且在电视台、多所大学及网络上有《传统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

当前栏目:文史博览
内容导航
最新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1. 时政
  2. 国际
  3. 财经
  4. 教育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