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友们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中国传媒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王寿彭与他的1903 ——探索发现王寿彭中状元的来龙去脉(续十二)

2020-07-06 18:22:02 来源:中国传媒 编辑:王清机

导读:第十二章 离开开封——进京复试感受皇城里面好恢弘 考试以后,几乎所有人都在急切盼望着皇榜的公布,也就是这次癸卯会试录取的贡士名次。到了四月二十二日一大早,考试的结果便

 胡一平

 

第十二章

离开开封——进京复试感受皇城里面好恢弘

 考试以后,几乎所有人都在急切盼望着皇榜的公布,也就是这次癸卯会试录取的贡士名次。到了四月二十二日一大早,考试的结果便在贡院外面的墙上张贴出来。届时围观的人们一层又一层,人群里面当然是有的欢喜有的愁。

试想一万多名举子参加的考试,而录取的名额仅有315名。这样的比例即使达不到百里挑一,也称得上几十人中才能够出上一位。因此,大多数参考的举子都会名落孙山。所以当天张榜的时候,在这里等候观看的就已是人群熙攘了。他们紧张的等待,其目的就是想早一点知道自己是不是幸运的登上了皇榜。

然而王寿彭却故意晚来了一些时候,也就是快到中午时分了,这时大多数人已经散去。因为他对自己榜上有名充满了信心,所以才显得如此的了然超脱,即使走起路来也是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果然不出所料,不但榜上写着自己的名字,而且还名列前茅。王寿彭在那里看着看着,一种按捺不住的喜悦涌上了心头。

紧接着就要准备紧张的殿试了,这可是科举成功的最后一道关口。其实科举中的殿试虽然名声响亮,但是与会试相比,还是相对的轻松一些。但是得到了贡生头衔的考生们,却不清楚这里面的缘由,故而紧张复习加以应对。还有一层,殿试是分为两场的,第一场称之为复试,第二场才正式的称之为殿试。而实际上第一场的复试,是为第二场的正式殿试打好基础。

到了这种时候,那些没有考上、也就是榜上没有名字的举子们,都开始陆续的返回了。大家互相道别,有的交换书帖,有的互送礼品,大多记下了通信的方式。虽然大家只在一起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却因为这样的时刻太不一般、太令人难以忘怀了,因此也充满了深切的友情。

由于王寿彭考试成绩优异,很是受到驿馆里举子们高看,不但大家纷纷过来向他道贺,而且送了他不少的礼物。作为王寿彭呢?原本家里就比较贫困,所以带的东西不多,即使那些原本认为足够的盘缠银两,也因为长了一场大病问医寻药花得差不多了。怎么办呢?好在王寿彭的书法水平极高,于是写了不少的楹联、条幅等作品,送给他们算是答谢。

临分手之前,王寿彭还专门邀来了那位济南的举子,也就是送给自己牛黄清心丸的那位。这位举子年龄比较大了,已经五十多岁,这样的全国会试也参加了近十次,然而都是名落孙山。正是因为不间断的考取功名,而将一个原本十分富裕的家庭,弄得贫穷落魄起来。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位老举子禁不住热泪纵横……有什么办法呢?王寿彭也只好安慰了他一会。言谈之中,这位老举子当场表示,自己的科举之路已经走到尽头,这次癸卯会试,将是最后一次参加科考了……于是他们各自留下了通信地址,答应日后有机会探望,这才依依不舍的分手了。

送走老举子以及一月多来结识的新朋友后,看着顿时变得冷冷清清起来的驿馆,不知为何,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了他的心头。想想科举制度,也真是太过艰难复杂了,就拿自己来说,曾经见过多少人间悲剧。这些年来,那些在科举之路上艰难进取、苦苦追求但却有一无所获的人还算少吗?真是随处可见啊。

再想想自己,幸亏有了如此的天分,幸亏有了幸运的护佑,幸亏有了家人和朋友们的付出和帮助,这才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若是在这条青云之路上少有差池的话,就会阴差阳错的名落孙山,后果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啊。

几天之前驿馆还住着几百人,现在顿时清闲起来,本来是件好事,再也没有前些日子的拥挤杂乱现象了。但不知为何,却反而有些让人受不了似的。前些日子,仅住在这处驿馆里参加科举会试的,就有一百多人,但考上的、也就是皇榜上有名的仅有三个,可谓寥若晨星。为了方便,他们三个人便聚到一起加紧再复习,俱都希望争取在接下来的殿试中取得好名次。

到了四月十九日的下午,他们才接到通知:规定凡是考上贡士的,都要在四月二十日早上在贡院里面报名集合,然后一起前往京城,也就是前去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殿试。这样的突然通知,当然大大出乎了王寿彭的意料。在他看来,既然是在开封举办癸卯科考,那么最后一关的殿试,当然也会在开封进行了。可是万万没有料到……再仔细想想也很有道理,作为科举的最高层次——殿试就应该在京城里面举行才是啊。

这次进京的相关人员,也就是出发的队伍十分庞大。他们先是到了贡院里面,逐一的点名报到集合起来,然后乘上官府为之准备的马车。这些马车上面,俱都挂满了红色的丝绸,前后都有吹吹打打打的队伍,氛围很是热闹红火。一路之上,道路两旁几乎占满了看热闹或是送行的人群。大概他们也是赶来目睹科举贡士们的风采。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些人已经是进士了,整支队伍可谓囊括了天下才子。

沿着这条道路,一直通向了运河的码头。在这里他们分别乘上船只,通过弯弯曲曲的水道缓慢地前进,这样便一直到达了天津。在天津上岸后,又是乘坐马车到达了京城。即使这样精心的调度安排,他们也在路上走了十天。王寿彭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在大运河里面乘船,这也是他第一次乘坐船只,真是既舒服又轻松。尽管前进的速度稍微慢了一些,但却可以很有兴致地欣赏两岸风光。更重要的,还是借此放松一下紧张了一个多月的心情。

五月十七日,是进行朝廷复试的日子。这一夜,包括王寿彭在内的所有考生们,几乎都激动地睡不着觉。但当他们开始打盹的时候,也就是午夜时分,便被集合起来,首先到操场里面排队,然后向着紫禁城进发。这样的集合排队进行得十分认真,以至反复训练了多次。这样做,实际上是进行的一番预演,也就是要贡生们认真熟悉一下考场的情况,以及在殿试时安排进行的程序。

其实关于贡生们将要获得的地位名次,在这次复试以后就已经基本上确定了,所谓殿试应是更加隆重,更加显示出皇帝的英明威严来而已。复试正式开始后,此时此刻每一个人几乎都感受到了皇宫内院那种威严肃穆的氛围。几百个人,也算一支不小的队伍了,可一点声音也没有弄出来。受到主管太监的安排,平日里十分活跃的贡士们,现在却像是一个个被人牵着走的木偶一样,动作十分整齐一致。

开始的时候,初次进入皇宫的王寿彭还有些紧张,特别是看到宫殿相连、大开眼界的时候,便觉到心中跳动有些加快,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感受。再往前走,就是保和殿了。因为今天举行的癸卯科举殿试,那样的威武高大,当然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不由感觉到复试在保和殿中隆重举行,真是自己今生遇到的福分啊。

保和殿是皇宫中的第三大殿,而保和殿的“保和”一词,出自于《周易》里面的名句:“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拆分开来看,保合大和里面的这个“保”字,就是保持的意思;“和” 则是大和,也就是指宇宙自然万物,应该拥有原初的、本来的一种和谐状态。再者保和殿所用的“保和”一词,是与皇宫里面其他两个大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且是要用太和、中和、保和这样的意念来治理国家。

这就充分说明,古人治国理政是很有用心的。即使在为大殿取一个名字的时候,也都要符合天道,起到伦理道德教化的作用,让人一看就受到提醒。这也说明古人确实做到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文化宗旨,时时刻刻都想着如何提起一个人的正信、正念。保合大和就是要保持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当王寿彭迈进皇宫大门的时候确实心里有些紧张然而到了保和殿里面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他的心情反而开始冷静下来。这时的王寿彭,还偷偷地斜看了看旁边的几个同榜贡士,俱是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竟觉得有些好笑起来。心想这不就是一场考试么?无非就是在皇宫里面进行,有什么好紧张和害怕的。这样一想,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就随之产生出来了。

当考生们依次进入保和殿坐好以后,很快发下了试卷。王寿彭展开大略的一看,不由得大喜过望起来。原来复试的卷子比原来想象的简单一些,主要分为经义题和议论题两种。所出的经义题为: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议论题为:以民为本从政学为基础论。关于这些,都可称得上王寿彭的拿手之作。也就是说他在过去的时候,就曾经对这方面的问题认真思考过。

因此王寿彭在接到试题以后,稍加思索便提笔书写起来。首先打好了一个草稿,然后仔细地、逐字逐句的加以修改,直到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不对或是疏忽大意的地方了,这才誊写起来。因为有了这层底气,所以在誊写的时候,似乎浑身上下有了种轻车熟路的感觉。

写完之后,他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觉得十分满意了这才罢手。因此王寿彭所做的这份复试卷看上去极具章法,一气呵成,洋洋两千多字中居然没有一个错字漏字。到了中午时分,王寿彭便交上了卷子早早离开了考场。(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图片1_副本.jpg

胡一平,出生于1953年,山东潍坊市人,作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潍坊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创作。主要著作有《兵圣全传》、《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追溯潍坊文化源头》、《潍坊五千年》、《古代潍坊十大爱情故事》、《一代名相——公孙弘》、《中国·潍坊》等书籍。并且在电视台、多所大学及网络上有《传统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

 

当前栏目:文史博览
内容导航
最新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1. 时政
  2. 国际
  3. 财经
  4. 教育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